关于龙口市
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这

I’m fine, as always.

二熊两篇青春文,只不过都是稀松平常的,关于爱的故事。
  太多人都把着力点放在了“最后我没有遇见林杨”、“生命中不曾有陈桉穿越”这样的遗憾或者其反面。这二位是周周生命中与她本身无根本因果关系的锦上添花,剩下的,大家都有,或者,曾经都有。
  你没有好成绩,或许你有温暖亲情;你没有美满童年,但或许你有知心朋友;你没有闺蜜死党,但或许你有一个能帮你提升起点的背景。
  卓尔不群这件事在童年以及少年时候所反映出来的孤独,是这个社会“获得认同”的主旋律看似相符实则相差甚远的不安,是一种远离什么都不去想的孩子和什么都懒得去想全盘知晓又无为的长辈之间夹生的撕裂感。
  周周并不拥有大部分孩子的生活标配,但她有奔奔,有陈桉,有林杨,有古老师,有温淼,有米乔。但就因为这样,她就是完满的了吗?
  退一步来说,上天很公平,人物都如同你我一样讨人喜欢,善良如斯。每个人都有不堪往事以及奇闻偶遇,偶尔爆发的小运气或者悲剧,最终都长成了各自独特的模样。
  到了这一步,无论路途有多不同,但都是一种成功。
  所以,虽然这样的故事一点都不稀奇,但是动人得厉害。主角不是神明一般的人物,有泪有笑有失败。换句话说,每一个人都是青春不可或缺的主角。
  所以,要我说,二熊赢的是大段心理描写,细细密密地织过每一个人神经大条的孩子童年的记忆。那些被你忽略的、没来得及明白或者说出来的话,有一个人讲了一个精彩到不谋而合的故事让你如逢知己。
  
  我是没有从小玩到大的朋友的。
  小朋友最早的交际圈,由两个因素决定:地域,家长的社交圈。
  所以一旦搬家,或者两家掰了,还没深种内心执念的情谊就基本被掐断了茎叶。
  幼儿园换过两个且少上一年的我,已经不太记得小时候那些看似一起玩的朋友。妈妈从小给我很多书,所以看到周周YY各种内心戏的时候只好笑自己太矜持没有做出来,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幼儿园在城东,小学却在城中一所重点读。朦胧记得大班的五月,老师问每个小朋友要去哪里读小学时,只有我一个人去了遥远的地方。当时很喜欢我的朱老师摸着我的头发说,干嘛跑这么远去,和喜欢你的小朋友一起读小学多好呀。
  其实我当时想说,我觉得没有人特别期望我和他们一起读小学。
  三岁背诗四岁画画五岁练唱歌跳舞,忙得不可开交的自己没有时间和小朋友一起玩。即使是漫长的六年小学,因为前期短缺(没有认识的人),加之独立的性格和想法过多的脑袋让我在小学也没有任何亲密伙伴。就算是一起回家的一个女生,后来也因为她父亲升迁搬到了更好的地方而断了联络。唔,是她妈妈不让她联系我我会到处随便说吗> <   但也就这样过来了。小时候不知道这情绪叫“有什么大不了的”,长大了以后又觉得自己的手实在太小了。   印象中唯一算是玩伴的是两个比自己小几个月的妹妹和一个大四岁的哥哥,都是妈妈朋友的孩子。小时候经常被双方父母开玩笑,说长大了嫁给哥哥好不好。那个眉清目秀开朗的哥哥当时笑得很温暖,因为并不在乎这个问题的我却不记得后来发生了什么。这几个一起成长到小学玩得不紧密的朋友在小学毕业后家长的不欢而散也慢慢疏远了起来,那时候没有发达的网络,更没有坚定情谊的对策和决心。   孤星命仿佛照着我一路到了大学,在大家的印象里总是被成绩、作文、书籍以及一切自己一个人过多时光等词汇来定义,和大家算是真正友好“等距离外交”,不咸不淡却又看似安心。   初中又回城东读一个重点学校,没人认识,多年的只身一人习惯全新环境的境遇让人仿佛丧失了与群体深度交好的天赋,一个人的时间多了,空想的时间就多了,无论是知识深度广度还是时间,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却也是足够的。更何况这个学校教会了我自学和适应竞争,所以也算是不紧不慢度过了属于自己一个人的三年。不习惯于那时候的少女因为想要掩饰所以把话说得看似合理实则奇怪的思维方式,总是带着略微清高的姿态直来直往地说一些直接的话。在那时我认为一个人能撑起世界,这一个悖论直到上大学才被自己重新编辑。没有他人作为镜像和支点,想象力是多有局限性的事情——如若想象的素材只能来源于自己。   高中因为一场博弈一般的志愿填写,将自己放逐到了13中——嘿,就是城西北的13中,又是一个人都不认识的一个地方。不同于周周在理科的天赋,我的物理糟糕得一塌糊涂,即使学军的老师说我绝对拥有物理能力,但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选择了文科。文科班嘴杂,男生少,满天飞的流言蜚语盖过玫瑰色。幸运地是我遇见了我足以交付一生的挚友,从此安心抽身而出,外面的世界再与我无任何关系。当别人在复习的空档忙着打嘴仗时,我可以和她下一节课高质量的快收五子棋。   最初的定义因为集合中元素为零而不再拥有任何意义——即使空集是所有集合的子集。因为家庭和旧交情而催生的友情与我来说是个空集,至此我只拥有了一个我用思想和灵魂换回来的朋友。正所谓因为不曾拥有所以无惧于失去,因为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   我没有周周的不完整家庭,即使我的也不美满,但正因为平凡,却足够给我一个平和的起点和心态。   所以,我的故事里没有奔奔。   嗯,也没有林杨。   可我不觉得有任何遗憾。      初二时候,我的“陈桉”出现了。   与他认识的过程比余周周见到陈桉更巧合更富有想象空间。是他陪我走过最艰难的时光,是他以他的优秀和随意为我开拓了一道“追求自我为最”之路的大门,告诉我你一向来都可以,你很好,很厉害,你需要的是相信自己,做你自己。   最让我深刻的其实是两个细节。   是他在我为数不多的脆弱和崩溃面前不断地出现又消失,恰到好处的救火却又保留好了彼此的天地。   第一个是,陈桉对周周说,你给我写信吧,我不会回。   他对我说过。   到了后来,直接的交流变少了,更多的是邮件,留言。只是仿佛发一个消息过去,就会很安心,会释然得更多。   第二个是,陈桉最后对周周说,我其实不是神,我只是一个大你六岁的人。   他不是这么告诉我的……他说的是,“你长大了,可是,终究是要长大的不是吗。没有了依赖的感觉是因为,没有人能再给你依赖”。   高中时我的温淼出现了,虽然他是比我优秀得多,可温淼对于我来说最独特的地方是,他懂你并且尝试去维护你。一直,默默地站在你背后。后来他成为了很优秀的学生,我们并没有一起读一样的学校,我够不到他的高度,但他这样吝啬言语的人却在高考后给我打了电话说了很久的话,然后告诉我一定要保持联系。   食言的是我。或许又是距离,时间,以及我们的时差。   高三时我的米乔终于天降人间。我们至今还在一起荒诞,为相似而同方向的梦想努力拼命流血流汗。      故事到了这里就足够划下一个暂停符。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性格,所有对于我来说的不定因素,到此也统统变成了安定的休止符。我的年少时光不因为穿梭来往的人数而失色几分,或许更有纯粹的光彩。因为,我有陈桉,还有周淼和米乔。在他们善意和正能量的陪伴下,成为了一个敢说敢做敢想的大写的人。   就如同周周,也如同所有真正能面对自己人生的任何人。   青春期花了很多的时间去纠结林杨的重要性,其实反过头明白,没有这样的人,就没有这样思考的必要。反观整个成长历程,林杨就像是余周周表面平顺实则荆棘的人生中的一束阳光,东升西落,一直存在。但除却林杨之外的部分,却是周周成长值最多笔墨的地方。   就像是一场戏和另一场戏,林杨是后面一场的主角而已。   每个人人生都是在演直播戏,即使相似,也有不可复制性。唯一能够相似的,就是自己努力做好自己的样子。   在于林杨在一起之前,周周已经尽自己的努力变得足够好。她终于有了能与想象中的林杨比肩的自信和淡然,即使这份淡然从来不是奔着这个目的而来;这一般成长之于林杨,便是有勇气坚定地牵住她的手,告诉所有人这是我的选择。   在遇见你之前,我就已经在在做好自己了。   或许我会幸运地遇见一个很好的人,把手放在他手心里。   I'm fine, as always.   This condition of my life makes us meet each other, the best two of us.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龙口网 » I’m fine, as always.

龙口网

联系我们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