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口市
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这

激荡三十年到食品安全

在谈到这本书之前,我想先说说最近的各种“毒”:(排名不分先后)
  蒙牛各种奶产品及其中的各种毒各种皮革,毒胶囊,毒奶粉,毒果冻,立顿毒农药… 这些是我最近从媒体上读到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冰山一角。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老生常谈,在我记忆里,差不多从三鹿开始,媒体就已经在高密度报道这些问题了,以至于后来再看到诸如地沟油等字眼都不能引起感官上的反应,甚至在外边吃饭的时候,看到比较油的食物,都会自嘲老板放这么多肯定是用了地沟油。就像抗生素用多了会产生抗体一样,见“毒”识广,也就见怪不怪了。不过最近曝光频率实在过于高,连久经磨练的抗体都有点抵挡不住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回到吴先生这本书。关于改革开放初期,私营和乡镇企业刚刚放开的时候,他提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开放伊始,最具活力的地方不在大城市,不在人口高密度的地区,而在穷乡僻壤。吴先生给出的解释是,因为这里旧体制的束缚最为薄弱,因为在当时政策仍旧不明确的情况下,这些天高皇帝远的灰色地带因为享有一定的自由度而最先发展起来。他们就像荒野的春草,一阵风吹过,就疯长起来。对于一个经过几十年的裹足巨人来说,这可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正如邓公所说,胆子大一点,有了错误可以再改。我想邓公的这句话很能解释今天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种种乱象。
  
  相比较英美这些国家,他们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今天他们的各种人权,法制,社会福利也是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以底层人民血和汗的代价换来的。我常常觉得有些与国际接轨的论调感到可笑,因为往往是披了international的皮,里面装的是primitive的肉。譬如蒙牛的产品包装商品化十足,看起来与国外没多大差异,但里面装的奶却可能还不如一百年前美帝生产的干净。改革开放有点像资本主义早起的原始资本积累,书中讲到的各种价格双轨制下的官倒,官商勾结,走私成风,几乎没有丁点是干净的。今天这些早期通过各种非法(其实改革初期也来不及立法)非道义的手段一夜暴富的淘金者们也许可以通过改门换面,著书立说在面子上遮掩当年的原罪,但骨子里那套东西还是几乎原封不动的保留了下来。忽然间想起一句话:春秋无义战。改革开放有点像周天子治下的乱世,各路诸侯纷纷大显神通,逐鹿中原。在没有规则的游戏中,规则是由赢家制定的,百姓或者说消费者则不得不为这场大棋局埋单。
  
  再回到各种“毒”。我想这些毒肯定不是最近几年才冒出来的。看过吴先生的书,大致能够理出这些乱象从源头至今日的脉络。毒种子恐怕早在三十年前就生根发芽,而且早已遍地开花。只不过今天国人钱袋子鼓了,被GDP世界第二的宣传吹得飘上去了,颇以为自己不比往日,正所谓国际地位都提升了,生活品味不能跟不上吧。媒体不过是包装了一个不是新闻的新闻,给了民众一个主人翁发脾气的机会。当然,这话有点酸,但我不是想给那些无良商家开脱,他们既然备了原罪,就要赎罪。我只是觉得万般皆有法,食品安全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冒出来的,也不是民众闹情绪就能解决的,实际情况是在改革开放中,这帮原先的草莽英雄已经坐定江山,普通大众根本没得选。中国也许在改革开放中松了绑,但还远没有走上正途。乱世过后需要新的规则,而这些规则更需要强力推动执行,在这个过程中,无数人成为历史的牺牲品,现在能期待的,能做的,只是让牺牲的血尽量少流一点,吃的稍微放心一点。
  
  最后,谢谢晓波这本书。他的名字总让我想到王小波。除了名字,还因为他们的书都能给人带来智慧和快乐。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龙口网 » 激荡三十年到食品安全

龙口网

联系我们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