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龙口市
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这

【龙口新闻】龙口烈士任常伦少人知

“我们没有子弹有刺刀,人在阵地在!”1944年,在胶东抗日战场上,年仅23岁的任常伦和全排32名战士奉命抢占制高点。在战士们的手榴弹用完、子弹打光的情况下 ,任常伦一人连续刺死5名日军 ,终于带领战友们守住了阵地。不幸的是,任常伦被子弹击中,壮烈牺牲。为了纪念他,他在生前所在的五旅十四团一营五连被命名为“常伦连”,而他的出生地孙胡庄则被命名为“常伦庄”。4月5日,记者走进龙口市七甲镇常伦庄,却发现已很少有人知道任常伦的事迹了。对此,龙口市文学艺术创作室主任赵剑平呼吁,为英雄拍摄纪录片,缅怀这位“一等战斗英雄”。

  □骁勇善战

  三次舍身救战友,成“一等战斗英雄”

  提起烟台的英雄儿女,任常伦不能不提。“他在拼死了5个鬼子后牺牲了,死的时候才23岁,他是我们的英雄,也是我们的骄傲。”4月3日,作为英雄的忠实粉丝,现年62岁的烟台市民赵安春说,他将刊登任常伦英雄事迹的画报保存了30年,对这位英雄的故事如数家珍。

  任常伦1921年出生于黄县孙胡庄(今龙口市常伦庄)。1938年,刚满17岁的任常伦参加孙胡庄自卫团,跟着队伍割电线、打伏击,骚扰日军。

  1938年冬,17岁的任常伦参加了胶东抗日自卫团,1940年参加八路军,被编入八路军第十四团二营五连。当年11月中旬,他成功侦察敌情,使所在部队安全突围。

  1944年8月,任常伦被评选为山东军区“一等战斗英雄”。在这期间,他还曾三次舍身营救自己的战友。当年11月,任副排长的任常伦得知敌情紧急,日夜兼程七百里赶回胶东。而他不知道的是 ,这将是他的最后一次战斗。

  □壮烈牺牲

  手刃五个小日本,拼死赢得阵地战

  “当时他已经八次负伤,肩膀还残留着弹片,但是他还是请求参加了在当时栖霞长沙堡村的战斗。”赵安春说 ,战斗打响后,任常伦带领战士们发起冲锋,成功抢占了制高点。然后,他又带领一个班的战士,成功夺取了制高点旁边被日军占据的小高地。在坚守小高地的战斗中,战士们的手榴弹用完了,子弹打光了,增援部队还没有赶到。任常伦坚定地对战士们说:“我们没有子弹有刺刀,人在阵地在!”他带头冲向日军,与敌人展开白刃战,一人连续刺死5名侵华日军,带领战友们守住了阵地。

  当天傍晚,日军对小高地进行反扑,任常伦不幸被子弹击中,他吃力地对战友们说:“别管我,守住阵地要紧,守住阵地就是胜利!”这场战斗中,我军歼灭日军258人,而任常伦却献出了自己23岁的年轻生命。

  1945年2月,当时的黄县人民政府决定,改英雄的家乡孙胡庄为“常伦庄”。而英雄生前所在的五旅十四团一营五连被命名为“常伦连”,英雄的牺牲日(11月17日)也被定为建连纪念日。
 □尴尬现状

  烈士故里一打听,光辉事迹少人知

  在栖霞英灵山上,一樽铜像傲然伫立在山巅,注视着脚下的胶东大地。据山上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任常伦的铜像。在英雄牺牲后,他的尸骨被埋葬在这里,被人们永远怀念。任常伦墓设在山腰处,就位于公墓主道的右侧,英雄的事迹被如实地雕刻在墓碑上,经过风吹日晒,字迹有些模糊。

  “任常伦是胶东人民的骄傲。”在墓旁,提起任常伦,现年63岁的栖霞市居民许成总能说上一段故事,而随许成前来的孙女小丽 ,却对英雄的故事一无所知。

  下了英灵山,记者乘车来到龙口市七甲镇,英雄故乡常伦庄就位于这里。在镇上,记者寻问了几位出租车师傅,不少人都只知道常伦庄的位置,却少有人知道:常伦庄就是以任常伦英雄的名字来命名的。“长这么大,还真不知道任常伦是谁,原来这个庄还真不简单,我也挺好奇,跟你一块去看看吧。”一位出租车司机说。

  □村民担忧

  村里老人渐离世常伦英名随风散

  “任常伦6岁就没了父亲,10岁的时候母亲也死了,23岁就牺牲,连媳妇都没有。知道他故事的人至少得80岁以上,现在村里活到这个年纪的老人已经不多了。”在常伦庄一家的小卖部里,老板王忠金说 ,村里92岁的老人王春波和任常伦一块儿长大,但在今年年初去世了。让他担心的是,随着这些老人的离世,任常伦的故事也将被渐渐湮没。

  记者几经打听,终于找到了自称任常伦孙子 、现年64岁的村民任德章,但无奈的是 ,虽证实他和英雄有亲戚关系,但他却对英雄的故事也知之甚少。王忠金坦言,之前很多赶来搜寻英雄资料的人大多败兴而归。

  记者发现,虽然村里有英雄纪念馆,但路边却很难找到一处路标。

  □专家呼吁

  为英雄拍纪录片让他的精神不灭

  经过村民介绍,记者辗转找到了研究任常伦历史的专家、现任龙口市文学艺术创作室的赵剑平主任。

  “我曾应龙口市委宣传部之托,收集了不少关于任常伦英雄的资料。他是龙口市的一个标志性人物,也是我们的骄傲,不应该被忘记。”赵剑平说 ,让他赶到遗憾的是,虽然资料很全,但在对英雄的宣传上面一直存在困境。

  “现在的年轻人离那个年代越来越远,他们不想去了解,也了解不到。”赵剑平说 ,现在拍电影商业味道太浓,“我们曾经想过为英雄拍电影,但是拍摄成本超过千万元,且可能不会有太多的人愿意看,最后还是取消了计划。”

  不过,赵剑平认为,只要有足够的资金,等到时机成熟,拍摄纪录片还是可行的。“他的故事值得我们去宣传,他的精神我们万万不能丢。”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龙口网 » 【龙口新闻】龙口烈士任常伦少人知

龙口网

联系我们APP下载